
热读丨膝下无儿女,守着这所“学校”!他已经95岁了
联系我们
发布日期:2022-08-01 12:22 点击次数:104
一支粉笔,两袖清风
三尺讲台,四季耕耘
扎根在最贫瘠也是最需要教育的基层
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
生命不息,战斗不止
鞠躬尽瘁,死而不已
他就是叶连平
自1978年从教以来
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
为乡村教育奉献了四十多年
让我们走近叶连平
乡村教育的模范人物
叶连平,1928年9月出生,河北沧州人,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,曾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、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、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,荣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从1949年到现在,他一次又一次投身于教育事业,像一个稻草人,风吹不倒,雷打不动,守着这片乡土,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,也看到了乡村的希望。
叶连平曾为一名普通教师
退休后
开始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免费辅导功课
自费建起留守儿童之家
20多年来带出1000多名学生
他没有想着从中获利
反而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
虽日子清贫
但仍坚持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授知识
“在物质生活上我是低水平,精神生活要高标准,我拿着国家的工资,我吃着国家的粮,是人民的钱,我没有权利再跟国家,跟政府,跟组织要账。我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打牌、不吃零食。到外边买书,我自己带着干粮和火腿肠,一碗阳春面,一瓶矿泉水我都不买,省下来的钱,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。”
他对自己极其节俭却为学生倾尽所有
平时节俭的叶连平
舍不得坐两块钱的公交
舍不得吃一碗阳春面
住着30多年的老平房
却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教育中
能为学生提供学费和照顾衣食住行
能去几十公里的地方为学生买教材
能自掏腰包资助学生去上大学
他为了学生
倾尽自己的所有
“教书不是我的目的,我的目的在于育人”这是叶连平先生说的话。三尺教鞭手中握,沉重职责肩上抗;笔墨飘落育桃李,满心期待盼成才,在教育事业中他留下了深深的足迹,成为了一盏永不熄灭的乡村烛光,一个忠诚坚守的榜样。